最不專業的GMAT教學分享平台

刷題真的重要嗎?來看看這位考生的SC飛躍式進步

你是否可曾想過:

為了拿到高分,考生必須要刷多少題目?
需要把OG/Prep/GWD的官方題目寫過幾遍?
一天至少要練幾題才夠?

但是Dustin接下來要講的例子,會完全顛覆各位的認知。真正的重點不在「刷了多少題」,而是「動腦思考了多少題」。

在2018年,我在全中文世界最大的GMAT/商學院網路論壇Chasedream發表一些有關SC設計模式的文章(相關閱讀),大陸的考生開始使用文章裡的觀點來修正他們的解題策略,並且(從最後的心得文看來)都得到不錯的分數。我雖然與他們素昧平生,但也在海峽的另一端默默地為他們,以及為自己的研究獲得實踐而感到開心。

初識:怎麼有這麼用心認真的人

這時,我在論壇上看到一篇帖子: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29967-1-1.html

看了之後我是十分感動的,有考生根據我在網路上分享的觀念,用十足工匠精神的研究進行了更深一層的拓展。於是我便發了這訊息給他:

沒錯,就是一個「一時興起免費私相授受」的概念。對於少數認真又熱心無私分享的人,我願意主動給得更多。當天晚上,我跟他在微信聊了好一段時間,給了他一些做題流程上的建議,以及SC專班上的一些重要的,但大部分考生卻一無所知的語意邏輯設計考點。

當晚結束之後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就覺得熱心分享給值得的人,好開心。

三戰後,我們坐下來好好討論問題

後來,他發了封訊息給我:

Hi dustin
我是之前有跟你聊过微信的小弟弟 在11月7号我又去考了一次GMAT,但是成绩依然不太理想,我觉得可能需要你的帮助,制定一个短期的提分计划

這一次,我們就開始了正式的私人諮詢流程啦。

諮詢前透過大量的書信往返,刻劃出討論藍圖

我進行私人諮詢的習慣是先請對方把有關自己的考試訊息(背景自述、ESR、準備歷程、檢討範例、作業練習、錯題集錦等等)寄過來,我預先花時間分析後會草擬一份當天的討論大綱,在諮詢前透過書信往返對大綱進行修正跟補充,這樣當天的諮詢才會達到最高效率。
中間遇到有比較即時需要改正的問題,比如像他的閱讀能力訓練方式有錯,我也會直接回信予以修正:
 
 

我們事前總共通信了十幾封,這位同學也會按照我的要求給我新的資料(比如考場某種題型的回憶與抓出相似的官方題目、我指派作業的練習結果…)。

 
 
 

正式諮詢

 

當天的諮詢我們從CR的高分者思考習慣與出題者設計機制開始討論(這部分後來成為了我的CR專班精華內容),再來是RC的做題流程與解題策略,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對我所教授的SC新型態總結方法的運用。

 
在諮詢中,我一直強調一件事:你以前刷的題目太多了。刷題目多不見得是不好,但是從你的檢討中看得出來,只著重在題目的表面,而沒有去整合思考跨題目背後的邏輯。而高分者跟低分者的差別是:低分者實戰看到題目想到的是規則以及不知從何而來的「語感」,高分者實戰看到題目時,想到的卻是「過去有哪些官方題目是用一樣的設計機制設計的,而出題者這樣設計又是想要考我什麼?」

 
為了翻轉他過去的思維,我對他分享了一整套我在自修時所用的總結檢討方法。撇開中間的細部流程不說,核心概念很簡單:為每道題目的每個考點,找到他的「親兄弟」,也就是透過大量翻找、對照官方題的方式,思考題目與題目間的共通點,並且將之歸納。

 
這時,我知道他心裡在擔心什麼——這種光聽就覺得累的方式,我一天若是兩三個小時分給SC到底能做幾題?一小時能做一題搞不好就偷笑了。離考試的距離這麼近,這樣下去,會不會題目都還沒練完就要去考試了?
 

不要關注「名目做題量」,關注「實際思考量」

 

這時,我跟他講了一個例子:

 

過去也有一位同學照著這樣的方式做,第二天來就跟我抱怨——
Dustin,照著你的方式,我四五十分鐘才能做完一題的總結,結果我一天SC只做完兩題而已。這樣真的可以嗎?我以前兩個小時可以寫40-50題的說…

 

我問了一句話:「你為了這兩題,去反覆查找並且對照了多少題目?」

 
他說:「大概有一百多題吧,看了兩三遍。」因為一道題目可能有五到六個考點,而每一個考點又有可能有20-30題是類似的,需要不斷思考才能確定誰是眼前這個考點的「親兄弟」。
 
 
我說:「這就對了。你名目的做題量是兩題,但是你實際的思考量是一百多題。並且,比起盲目地用過去的思維跟僵化套用的規則去刷一百多題,還不如像現在這樣,好好把『出題者怎麼設計的』搞清楚。」
 
 
最後那同學考了730分,但中間只總結過40多題。
 
 

回到眼前這位同學。他的個性溫和又認真,富有研究精神,因此接下來,他就乖乖照著這樣的建議做了(同時,我也建議他CR採用類似的模式檢討)。途中也會把逐日的成果發給我,比如這樣:

 
 
 
 

但是我要自首…因為那陣子課務比較忙,所以對他的問題都會比較遲回。算是比較虧欠的地方。不過在無人督促的狀況下使用如此扎實的方法,還能夠堅持質量不墜,足以見得我當初沒有看錯人XD!果然是個富有研究精神的考生。

 
 

收得甜美的果實

 
兩週之後,信箱裡突然收到了一封感謝信:
 

Hi dustin
我是之前找您咨询过的大陆小弟弟
今天GMAT四战了,最后终于拿到了700分的成绩
一下很激动。。。一下不知道如何说好。。。可能接下来逻辑会很混乱
首先真的很感谢dustin那时候给我提出的很有针对性的意见,在三战之后看到自己verbal还是28分其实我很灰心的
然后就有了我的CD求助帖子
我本来以为您是不会回复我的……没想到您回复了,还回复了这么多……当时就觉得好感动啊
然后就是看到Dustin的部落格之后真的被你的萌萌的台湾口音和严谨思维方法吸引到了
我真的很认同你在部落格的出题思路影片,还有SC语义的影片~~~
只能说,终于熬过了这一个坎
原来GMAT真的是可以不用考刷很多题目的考试
原来SC还除了语法还可以这样看
原来做CR的时候跟老头斗智斗勇真的很好玩
原来RC还可以一句话这样子回答问题
Dustin说过,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你在这个过程收获了什么
我觉得,我学会的,是不断地纠正自我的方法的能力
是不断地调整自己心态的能力
是分享的精神
当然还有对dustin的崇拜~
最后再次谢谢dustin!
我会积极向我的小伙伴安利你的方法的~
晚安~希望我在毕业旅行的时候可以和你在台湾一起吃宵夜!

 
邏輯混亂沒有關係,因為我的情緒也很激動!一個三戰無法突破的考生,竟然就在第四戰大幅進步(V28->36)上700了!
 
 
我回了這麼一封信:
 

對不起,最近真的課務繁忙,沒有辦法即時回應到你的很多問題跟幫你檢視作業。但是最後看到結果是好的,為你感到非常開心。看這個分數似乎有機會可以再衝一下?如果Q50/51,V34-36左右很有機會上720。
而且這個分數對你的象徵意義不是只有28->36,也不是只有6xx到700,而是你已經知道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其實不需要背誦,也不需要大量的抄寫跟刷題。正確的學習方法其實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就像是你現在才會發現:閱讀能力訓練就是「用自己的話說出來」。CR訓練就是「讓自己比出題者還聰明」。SC訓練就是「從出題者的角度看題目怎麼被設計的」。RC就是「科學化的思考流程跟策略決定勝負」。而總結,重點是「九成的時間在對照題目思考背後共通點,一成的時間才是在寫新題目」。
對了,我這裡蠻好奇的,你從改變方法後到這次考試,一天總結幾題?花了多久?考前各科共總結了幾題?看能不能打破我手上案例的新低。XD
說老實話,不是我的訓練方法多優異,只是我們這個時代太講求速成,不管培訓機構或者論壇討論都是。但「邏輯思維」跟「閱讀能力」的坎就在這裡,今天考試僥倖矇過了,明天面試、之後商學院、未來在職場總歸要還的。我相信這次的轉變對你的意義是巨大的:你真的拿到了未來十年二十年間都用得到的能力,而不只是一個分數。
這邊給你的建議是,一面準備申請文件,一面持續做閱讀訓練跟每天做極微量的嚴格總結跟歸納,帶著「我不怕你,我是來破解你」的輕鬆心情去做。然後擇日再考一次試,我相信,分數極有可能再創新高。
快點來台灣,帶你去吃各種直播裡講到的食物!XD

 

 

回信的資訊讓我驚呆了

 
他的下一封信附上了二、三、四戰的ESR:
 
 
 
 
 
各位可以看到,除了CR完全克服了中難度題目,這次拿到高分的最重要關鍵完全是SC井噴!從三戰只能應付低難度的題目,一下子變成了四戰攻克極難題的91st百分位!
 
而他信裡面補充的資訊,更讓我驚呆了:
 

这次考试的话,从11月15号跟您微信语音咨询完了之后,到11月29日考试,中间一共13天。然后除去5天的模考,总共有7天的平时练习。
SC不包含模考题目的总结是13题,包含模考题目总结是21题。

 

恩,這打破了我手上的紀錄…13天一共總結21題,最後達到了成績的大幅躍進。

 

結語

 

經過這次的案例後,我更確定一件事:讓願意認真思考的人刷大量的題目背規則,那等同於自廢武功。這位同學的成績之所以能夠大幅的躍升,我認為有以下三點關鍵要素:

 
(1) 堅持每日持續累積閱讀能力訓練至少有一個月以上。對語意的理解越來越精確,越來越能推斷作者甚至出題者背後的意圖。閱讀訓練是低分者的抗生素。
 
(2) 對於CR,願意主動改變思考模式,不會滿足於「看到答案」這件事,反而是與出題者鬥智鬥勇,想出一道題目的千百種可能設計模式。在(1)改善閱讀能力的基礎下,邏輯思維能力就有了用武之地。
 

(3) 對於SC,耐著性子去研究題目與題目間的共通點,而不是只在表面上想著「能夠帶到學過的哪一條規則」。考試的時候才能夠看到題目想到類似的題目,而不是看到題目想到某一條規則。這位同學沒有被刷題在表面上的「速成」所蒙蔽(也有可能是之前三戰被害得太深),有些時候,最扎實的研究反而才是最速成的方法。

此外,這位考生也想跟在看這個部落格的大家補充,SC使用正確的思維模式打底的重要性:

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感觉之前我在二战和三战自己归结的语法点其实为我四战打下了很多的基础。
因为我们采用的是splits→考点的思维模式,在三战的时候其实我已经把常见的splits→考点的情况覆盖的挺多的了
然后在总结的时候,要做的是把语义部分更加强化一下,以及在每个考点下面填充具体的题目

 
讓我們回到一開始的問題:
 

為了拿到高分,考生必須要刷多少題目?
需要把OG/Prep/GWD的官方題目寫過幾遍?
一天至少要練幾題才夠?

我會告訴你,只要你願意扎實思考、提升基礎實力,以上這些都沒有一個硬性的答案。

為每一位考生設計個人化的解決方案,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看著考生破除過去的迷思,有依照一起制定的方案確實進步,更讓我感到充滿挑戰而滿足。正如同這位同學在感謝信中所說:

Dustin说过,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你在这个过程收获了什么
我觉得,我学会的,是不断地纠正自我的方法的能力
是不断地调整自己心态的能力
是分享的精神

是的,我信奉的就是能力的提升。要把你送進商學院,這就是我的堅持。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twitter
分享在 linkedin
About Dustin

最不專業的GMAT教學分享平台。
最討厭商學院卻考了GMAT。
GMAT考生打造的輔助學習網站。
(那個,拜託,不要叫我老師或顧問。)

– 一戰自修760 AWA 5.5
– A2GMAT團隊共同開發者&Verbal教學者(2012 -)
– 要速成請找補習班,要紮實可以進來逛逛。
2019-11-05T22:40:33+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