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考生心得:六戰 720
[心得]六戰 – 720 A2精修班/Dustin RC專攻班/Dustin機經班
考試成績
一戰 620 Q50 V23 AWA:3.5 2011/NOV
二戰 640 Q50 V26 AWA:3.5 2012/JAN
三戰 640 Q51 V25 AWA:4.5 2012/APR
四戰 610 Q49 V23 AWA:5 IR:7 2013/SEP (第四戰前開始加入A2)
五戰 690 Q48 V35 AWA:4 IR:4 2015/APR (回班重聽A2精修班)
六戰 720 Q51 V35 AWA:4 IR:3 2015/MAY
求學背景:NCCU、TOEFL 93 (2012)
準備時間:全職考生,五戰(3個月)、六戰(1個月)
準備教材:OG、OV、PP、GWD、楊鵬長難句、A2精修班、RC專攻班、Manhattan模考、Dustin自修教學https://www.youtube.com/user/danyuchn
前言:
從歷年的考試可以看到,GMAT真的是折磨我超級久(雖然中間因為太受打擊,就跑去交換、上班之類的),也曾經使我長達4年多的時間深信自己有英文閱讀障礙。但是就是為了一口氣很不甘心,最後決定2015年要來跟他做個了斷,如果真的念不起來就放棄出國,回到職場吧….抱著這樣的想法於是又重新開始了。
以下唸書方法皆以五、六戰為主。
一、檢討弱點、基本閱讀、A2助教時間
1.檢討並面對弱點:
根據前四戰,我認真的思索了自己的弱點(其實早就知道,只是一直不想承認),發現每次G在考V的時候,大概前10題內,一有看不懂的CR或解不出SC,就會信心完全崩盤。崩盤後,就會完全看不懂題目,一路亂猜到結束(頂多運氣好碰到JJ會秒選),有時候因為崩盤太久連題目都猜不完。
因此我主要的問題是:我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快速理解句子,講難聽一點就是根本看不懂題目(ex CR題目看30分鐘還是完全看不懂,CR答案也看不懂)。
但以前其他考G的朋友都好像不會有這種問題,所以覺得”看不懂”件事對我來說太難以接受,因此完全不敢正視。但事實證明,一定有人閱讀上也會有相同問題。因此遇到問題,請務必正視,然後想辦法解決。
2.基本閱讀:
(1)A2,SC講義(句子架構那本):
如果遇到長句就會有困難的話,建議可以先從這本看起,對於句子的架構會比較有基本的概念。看完再找其他教材,來加強對於長句的適應能力。
(2) Dustin關於楊鵬長難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kAKnNdpvsE
在前四戰,都一直想閱讀楊鵬長難句,但是因為太難又不得其法,所以念個10句就無疾而終了。這次在Dustin的自修教學平台上,看到了楊鵬長難句的使用方法,馬上照做,獲益良多,原本看懂得句子好像可以經由分析來變得似懂非懂,最後就可以藉此推論意義。最後,我認為閱讀楊鵬長難句重點不是一次念很多(我通常一天就3~5句),但是貴在堅持(每天都要看)。
3.A2助教時間:
在剛開始準備的時候有找過兩次A2,我覺得我從A2身上學到的不是針對題目”本身”的解答,而是解題的方法,和對閱讀的推理及架構式分析的方式,獲益良多(雖然還是會被罵,不過還真的罵一罵突然就醒了XD)後面會隨科目詳述。
二、SC
1.A2精修班SC:
基本上我認為A2的SC教得非常非常好,有大架構,各解題點也很細膩,而我的SC觀念幾乎都是在這邊建立起來的(雖然三戰前有唸過Manhattan SC,但是上A2之後就是完全以此講義為重。)我認為看的資料不一定要多,但是一定要通透,就是要看超多遍,直到牢牢記在腦海這樣。
2.解題方法:
在A2助教時間時,A2有示範逐步解題,開始改變我看題目的角度,解題方法就與SC講義有了連結,開始以SC講義的方法解題(在那之前都是用自己發明的怪招…),先挑致命錯、correction(對/錯)→好/壞&logical meaning之類,正確率有大幅提升。所以如果對於SC解題點或順序有疑問的話,建議可以和A2請教一下。
從Dustin自修教學(系列之一)學習了逐題檢討筆記的作法,其中Dustin有提到認真檢討每一題的話,大概要花一段時間,那時才發現原來總結筆記真的就是要花那麼多時間(還以為是我動作特別慢)。於是我就寬心慢慢做總結筆記,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不斷的重複看。
4.每個題目筆記的拿捏,不是每個解題點都同樣重要!!!
在A2助教時間時,我拿著困惑已久的OG解答問A2,當時A2就說,你覺得這個解題點,你下次在解其他題目時會用嗎?答案肯定不會,因為我根本不知道那個怎麼解出來的。所以結論是,如果這個解題點被判斷以後根本不會用,我認為是不用過度花費心思糾結的,只要確實記下自己日後會用的方式即可。
5.題型彙整筆記:
除了各題考點之外,我會將不熟悉考點的題目,全部寫在筆記的相同處。Ex 因為我對於”邏輯主語”的考點較不熟,就會將所有我覺得難的”邏輯主語”題目和答案彙整至同一處,方便日後一次性複習。大量看同類題型的好處是,以後對這類的題型就會有完整概念,解題時也會比較有感覺。
6.除錯選”對”
A2在SC課程時,常常會提及”正”的句型,要我們除了會刪除錯誤答案,也要懂得判斷正確答案或是漂亮的句型。所以在檢討時,除了找出錯誤答案的解題點,也要思考”正確答案”會對的原因為何,到時候即使無法刪除全部的錯誤選想,也可以藉由對正確答案的sense來做出選擇。
三、RC
1.架構式閱讀:
非常推薦A2的架構式閱讀,就是在不用逐字理解(&可能大量單字看不懂)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大致猜到整篇文章的語氣和架構。另外從Dustin的RC專攻班和JJ班中,學到文章的分類和架構組成(排來排去就是那幾種)。重點就是,先判斷文章類型(ex問題解決、觀點對比、現象解釋、介紹觀點),然後判斷每句的作用(ex Arg, Supporting Idea)和作者態度。
至於寫RC題目時是否要做筆記,有兩派說法,但我個人是不作筆記的。
2.檢討,文章架構式筆記:
剛開始練RC,我檢討時都會做文章的架構式筆記,主要用於釐清各段落或句子的功能,並要知道這段功能的重點在哪裡。一開始作架構式筆記時,我有把筆記給A2看,並講給他聽,來確定自己的筆記方向是否正確。最後,當我自己覺得自己已經可以大致掌握架構之後,檢討時就不會再做架構式筆記了,這就是一個學習過程。
另外,也不是每一篇文章一定有架構,如果真的抓不出甚麼架構就let it be吧。例如:我有問A2印第安水權的文章,這個架構式筆記好像寫得又臭又長,A2就說那篇其實不太有架構,就算了吧。所以其實有時候也不是每篇文章都非有架構不可。
之前在檢討RC錯題時都是看翻譯,結束。但是其實是要檢討自己為什麼會選到錯誤選項,錯誤選項到底錯在哪邊(是一個通則的概念ex過度推論(態度方面?程度方面?)、定位錯誤等),多想幾次,對這種陷阱就會比較留心了。其中RC錯題檢討,建議可以參考一下Dustin的方法。
4.RC機經(JJ)使用方式
通常JJ我會看三遍,前2遍細看+背架構,第3遍看標題並把架構和內容用自己的話講一遍。考前1天(有人說是3天)建議”不要細看JJ”,因為”中文細節”如果都深深烙印在腦海的話,考試當天一來無法順利閱讀英文(腦海都是中文字),二來發現細節不同的話會大慌特慌,嚴重影響心情。因此我在考前一天只會看標題,自己回想架構和內容。
四、CR (我CR好像還好,所以參考一下就好餒~)
1.解題:
在寫CR題目時,我會先想一下這是哪種題型(ex方法目的、因果關係、事實判斷),然後選出答案之後,內心會默默對照正確答案的pattern (ex 因果題型,正確答案:有因有果,ok)來做確認。
2.檢討,除錯選對:
(1)錯題檢討:
我會把每個錯誤選項都看一遍,判斷他們為何錯誤,然後把錯誤理由寫再選項旁邊。另外,錯誤理由一定要具體化,不可以就是”覺得怪怪的”這樣,一定要想就是因為ex ”轉移Topic”(有具體名字),所以錯。
(2)歸納正確答案pattern:
和SC一樣,CR也是需要培養”選對”的能力,這樣除了可以double check是否正確答案make sense,在無法刪除錯誤選項的情況下,也可以憑藉著對正確答案的sense,來做選擇。因此我在檢討CR時,也會在正確答案旁邊註明正確的原因,原因本身也要具體化、有具體名字(ex: Argument:A=B,weaken正確答案:切斷類比A≠B)。
在寫了一些題目之後,就會發現其實正確答案會有一些pattern,我會把同類型的正確答案放在一起,之後一起看,培養選擇對正確答案的敏感度。另外A2的CR講義中,也有正確答案的歸納,可以參考來對正確答案進行歸類。我個人是會對正確答案做其他定義,例如:複因可以有很多原因,我又會自己細分成:價量關係方面的複因,或是profit=revenue – cost的複因…etc。
3.CR,機經(JJ)
由於我的CR穩定性較不高,就是平時練習寫得出來,考試當下又會突然覺得每個選項怎麼看起來都那麼像,因此在CR上其實我蠻需要JJ。我覺得CR的JJ投資報酬率蠻高的,尤其是Dustin的Verbal JJ班,CR對應的正確答案都是經過Dustin檢驗,可信度很高。建議在使用CR的JJ時,可以自己想一下為何這會是正確答案,如果經過Dustin+自己的檢驗,應該是不會錯的,在時間不足的情況下,我就會直接找正確答案秒選。(不過時間夠的話,還是要認真看題目,畢竟JJ也不是100%正確)
五、GWD、Manhattan模考、Pace訓練
1.GWD、Manhattan模考:
大約考前兩週,我會開始寫GWD的Verbal模考(但在那之前建議都先別碰,這樣才會有面對新題的臨場感),主要是練習Pace,和遇到不會寫的新題時心態的調整。
2.Manhattan模考
由於我真的考太多遍,GWD也重複寫了數次,所以在六戰的最後一週,就買了Manhattan的模考題,共六回,但第一回可以免費做。Manhattan的模考題會隨著你當下答對的程度,動態調整後面的題目(就跟GMAT當下考試的情境很像)。我個人認為Manhattan模考的Verbal分數還蠻有參考價值的,此外 Verbal題目也頗有深度,雖然有點難,但寫一寫有助提升實力。
Dustin國內外資源介紹:http://dustingmat.blogspot.tw/2015/03/by-dustin.html
3.Pace、斷尾求生的藝術
對於Pace的練習,可以參考「GMAT Pace Practice心得」,其實我自己是沒有練到很照著Pace,只是大概20-20-18-17(理想狀態),然後逼自己如果有題目解不出來,超過3分鐘就要放棄。因為我以前會ㄧ題就讓他卡10分鐘,但是這樣的結論是到最後根本都寫不完,所以真的需要適時放棄。另外,在剛開始寫Manhattan模考時,也因為覺得太難,第一回就崩盤沒有寫完,但是正如A2所說GMAT考得就是決策力、判斷力和選擇的勇氣,因此就真的建議大家如果卡住,也要逼自己在3分鐘內做一個了結。
- 考前、考試當天
1.考前生活型態調整:
建議考前幾天可以開始在考試時間寫題目,以模擬考試當下的情形。像我通常早上不定時會肚子痛,但是我又都只搶得到早上的考場,我就會自己模擬大約7:00起床,吃早餐喝咖啡(吃喝的東西都會跟考試當天一樣),確定自己在怎樣的情況下,考試那段時間絕對不會肚子痛,考試時頭腦絕對是清醒。雖然還是有意外,太緊張結果….但我認為,還是要盡量讓差異最小化。
2.考試當下,千萬不要崩盤:
因為前四次失敗都歸功於崩盤,最後題目也沒有做完,所以第五戰時我就無數次告誡自己無論如何一定要寫完題目。考試當下雖然很多題目都充滿不確定,但是成績出來V35,代表即使自己本身覺得完蛋了,分數出來也不見得會和自己想得一樣悲觀。所以建議大家考試當下無論受到多大的打擊都要撐下去,如果有題目讓你卡超久就適時放棄,拿出平時做GWD模擬時的考試態度。
結語:
以上就是個人心得文,在此特別感謝A2和Dustin以及曾經幫助我的朋友、神人們。最後想說的是,GMAT真的是一個摧殘心智的考試,我的信心在這幾年來也一直遭受打擊(而且是連在非英文的其他方面,都信心受到影響的那種程度)。但是,即使這樣,請務必相信自己、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最後祝大家都能追夢成功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twitter
分享在 linkedin
About Dustin
最不專業的GMAT教學分享平台。
最討厭商學院卻考了GMAT。
為GMAT考生打造的輔助學習網站。
(那個,拜託,不要叫我老師或顧問。)
– 一戰自修760 AWA 5.5
– A2GMAT團隊共同開發者&Verbal教學者(2012 -)
– 要速成請找補習班,要紮實可以進來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