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專業的GMAT教學分享平台

RC進階(四):遇到生難領域或長篇閱讀,該如何取捨配速?

 

文章中的資訊有分哪兩種? 

主軸資訊:主旨題、段落作用題、態度題會用到的資訊

這些資訊往往是整篇文章連貫銜接,構成整篇文章的架構或態度。萬一有漏掉或者一知半解,容易造成後面的段落吸收困難、銜接的態度不知所云。而主旨/態度/段落作用題又是每篇題組必定至少會出現一題的高頻題目。這些題目會用到的資訊一旦在首次讀文時沒有抓準,真正遇到題目時就會需要回來將整篇文章或者至少一整個段落的內容全數掃過一次,非常耗費時間。

細節資訊:其他何者為真/推論/邏輯題所需要的資訊

這些題目會用到的資訊較為細節,且有可能散落在文章各處。根據過去對官方題目定位點的統計,一篇文章細節題會定位到的比例平均僅有30%。對短的或者背景熟悉的文章而言,考生或許能夠在全神貫注時調動記憶力將100%的細節記在心裡;然而,一但文章過長或者背景領域不熟悉時,硬是花時間精讀去記憶這些細節就會造成額外負擔——輕則讀了後面忘了前面,重則耗費太多時間,導致後面面臨「放棄定位,靠模糊的記憶去猜題」跟「仍然回去定位,但是Pace開始崩盤」的兩難中

 

文章特長或題材難時,該如何取捨? 

綜上所述,當今天一篇閱讀題組跳出來,一眼瞄到換頁捲軸發現「文章很長」或者讀完前一兩行後發現「題材領域不好理解」時,我們應該重新調整首次讀文的注意力以及時間分配,把閱讀重點放在後面必考,且不熟時回來定位會很耗費時間的「主軸資訊」來細讀;而對於不確定會考哪30%的「細節資訊」而言,我們應該速度稍稍加快,以對細節中的字眼留下印象為主,抱持著「嘗試讀懂,但讀不懂無須留戀」的態度處理。 

 

具體而言,什麼該快?什麼該慢?什麼該牢記什麼該放過去? 

慢慢精讀(主軸資訊):

文章一開頭講述主題要慢、表達立場的人出場那一句要慢、立場轉換或轉折時該句要慢、段落收尾要慢、文章結尾要慢。

加快略讀(細節資訊):

某個立場出場講完主軸想法後,開始進入論證階段講理由時要快。提出證據、調查、實驗等內容協助證明論點時要快。舉出例子(無論正或反例)時要快。

About Dustin

最不專業的GMAT教學分享平台。
最討厭商學院卻考了GMAT。
GMAT考生打造的輔助學習網站。
(那個,拜託,不要叫我老師或顧問。)

– 一戰自修760 AWA 5.5
– A2GMAT團隊共同開發者&Verbal教學者(2012 -)
– 要速成請找補習班,要紮實可以進來逛逛。
2019-11-03T22:52:09+08:00